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MainSelf-Help, Relationships & Lifestyle - Personal Growth & Inspiration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比尔·卢卡斯

4.0 /

0

0 comments

Paperback

Amazon

Barnes & Noble

Bookshop.org

Want to add your book store? Contact us at support@z-lib.fm

How much do you like this book?

What’s the quality of the file?

Download the book for quality assessment

What’s the quality of the downloaded files?

內容介紹  , 那些在劍橋牛津校園�媞岳B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與常人不同的思維習慣?  , 總是做出正確決定或選擇的人,又是如何思考的?  , 其秘訣就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以聰明人的思維方式用腦,你的大腦就會越來越靈活,潛能將得到充分挖掘。  , 在本書當中,享譽英國和瑞典、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的思維訓練大師比爾&bull,盧卡斯將為你提供一份開發高效能大腦的整體計劃,從專註力、記憶力、創意力、橫向思考力、人際溝通力、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尋找最優解決方案的能力等七個方面幫助你提升腦力。  , 此外比爾還提供了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平靜思緒,讓內心進入清靜空明的狀態,從而更清晰地把握事物的本質,找到問題核心,找出最優解決方案。

Categories:

Self-Help, Relationships & Lifestyle - Personal Growth & Inspiration

Content Type:

Books

Year:

2015

Publisher: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阳光博客

Language:

Chinese

Pages:

211

ISBN 10:

7569902122

ISBN 13:

9780316352123

File:

EPUB, 1.29 MB

Your tags:

IPFS:

CID , CID Blake2b

chinese, 2015

Read Online

Add to My Library

Favorites

epub, 1.29 MB

Toggle Dropdown

Download

Convert to

FB2 , PDF , MOBI , TXT , RTF

Converted file can differ from the original. If possible, download the file in its original format

Send to

The file will be sent to your email address. It may take up to 1-5 minutes before you receive it.

The file will be sent to you via the Telegram messenger. It may take up to 1-5 minutes before you receive it.

Note: Make sure you have linked your account to Z-Library Telegram bot.

The file will be sent to your Kindle account. It may take up to 1–5 minutes before you receive it.

Please note: you need to verify every book you want to send to your Kindle. Check your mailbox for the verification email from Amazon Kindle.

Conversion to is in progress Conversion to is failed

Premium benefits

Send to eReaders

Increased download limit

File converter

More search results

More benefits

Make a donation

Learn more about benefit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Most frequently terms

忆▶绪练聪巧划描惯馈顺键控松升杂炼锻趣骤暂倾储印唤掌估免尝扰健败

Related Booklists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英】卢卡斯 著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 (英)卢卡斯著;刘畅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5

书名原文:Boost your mind power week by week

ISBN 978-7-5699-0212-9

Ⅰ . ①聪… Ⅱ . ①卢… ②刘… Ⅲ . ①思维方法 Ⅳ . ① B80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 数据核字(2015) 第065547 号

北京市版权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字:01-2014-1276

BOOST YOUR MINDPOWER WEEK BY WEEK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Duncan Baird Publishers Ltd 2006

Text Copyright © Bill Lucas 2006

Commissioned Artwork Copyright © Duncan Baird Publishers Ltd 2006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著 者:【英】比尔·卢卡斯

译 者:刘 畅

* * *

出 版 人:田海明 朱智润

选题策划:阳光博客

责任编辑:陈丽杰 刘芬芬

特约编辑:贾毓婷

装帧设计:阳光博客+李 力

责任印制:刘社涛

出版发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36 号皇城国际大厦A座8楼

邮 编:100011 电话:010-64267120 64267397

印 刷:三河市华成印务有限公司 电话:0316-3521288 联系人:冯立成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开 本:710×840mm 1/16

印 张:14

字 数:125千字

版 次:2015年8月第1版 2015年8月第1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699-0212-9

定 价:36.00元

*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扉页

版权信息

前言 聪明是一种获取更多成功和幸福的能力

第一章 你的大脑是哪种型号 1 10种脑力:聪明的10种体现方式

2 你的大脑采用哪种学习模式

3 当你学习时,大脑在做什么

4 感觉——大脑的天线

5 身心健康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吗

第二章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6 聪明人最常见的思考状态

7 越乐观,越聪明

8 别被负面情绪搅了局

9 培养正面习惯,激活高效大脑

10 犯错,然后成长

11 准备、行动、稳固——学习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 聪明人的7个好习惯 12 拉紧注意力的缰绳

13 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

14 创意爆棚的软焦点模式

15 按下你的“暂停键”

16 学习=经历+反思

17 “我们把失误称为经验”

18 延迟判断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

第四章 聪明人都在用的9个技巧 19 拆解问题与把控全局

20 问出有意义的问题

21 深挖问题根源

22 形象化——把闲置的想象力用起来

23 直觉是思维的“大手笔”

24 横向思考——让思维之河流向宽处

25 思维导图——让大脑high起来

26 用ABCDE法理清思路

27 善用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五章 聪明人的记忆魔法 28 从信息到记忆的3个步骤

29 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纳入记忆中

30 记得住,想得起

31 那谁……

32 如何练就过目不忘的本领

33 善用情绪,加固记忆

第六章 以聪明的方式应对变化的世界 34 拒绝变化的不是你,是你的情绪

35 改变的4个步骤

36 如何聪明地应对变化

37 锻炼大脑——越早开始,越晚衰老

第七章 聪明人的5个沟通法则 38 一句解释,事半功倍

39 耐心点,听别人把话说完

40 观点不同,如何表达

41 聪明地说,巧妙地听

42 公开演讲,越早准备越淡定

第八章 聪明人的5个谈判技巧 43 先把自己放下

44 如何预见他人的想法

45 用对方法,大家都听你的

46 双赢是最聪明的解决方案

47 不惹冲突,不惧冲突

第九章 身心愉悦,大脑灵光 48 有压力,但别太大

49 寻找适合你的充电方式

50 当拒则拒,让大脑喘口气

51 给大脑一个明确的目标

52 制订你的人生计划

后记 以全新的方式发现世界

前言 聪明是一种获取更多成功和幸福的能力

当你运用大脑的时候,是不是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想要记住某人的名字或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时,你的头脑里到底发生着什么?如果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离认识自己非凡绝妙的那部分——大脑,更进一步了。

在18~; 19世纪,大部分人认为我们的大脑只是一个空空的容器,等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填满。但时至今日,人们的观念已经进步了不少。

我们渐渐明白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如此不同,开始知道人的脑力(mindpower)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变得更聪明。面对一项任务时,我们采用的思维模式以及所做的选择,会关系到我们的脑力是否得到了增进。

数百年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遵循着3R模式,即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虽不能说毫无价值,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读、写、算这些技能根本无法保证我们一定能应付复杂的挑战。

我在书中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独创的5R提升脑力法:技能储备(Resourcefulness)、韧性(Resilience)、回想(Remembering)、深思(Reflectiveness)和举一反三(Responsiveness)。技能储备,指你要掌握足够的技能,面对任何状况都能应对自如;韧性,指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知道该做些什么;回想,指当你面对新情况时,能够应用之前所学;深思,指你能从生活中发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举一反三,指能把你的所学应用于实践,进而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

我相信,只要在这5个方向上训练自己,无论是谁都能在当今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但是,要想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关键还是你自己——你必须渴望进步,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努力。

在21世纪,人类最宝贵的能力是学习能力,人体中最重要、最有用的器官就是你的大脑。书中介绍的52步提升法是一系列的综合方法,以帮助大家锻炼自己的大脑。你可以每周尝试其中一个技巧,或者适当贪婪一点,一次尝试多个。几乎每一步都有提示(请在文中寻找符号▶▶)指引你到相关步骤。我相信,不管你选取了什么方法,本书都能为你日后的人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南,指引你更有效地学习。

第一章 你的大脑是哪种型号

成为聪明人的第一步: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

要想以聪明的方式思考问题,其中一个关键诀窍就是善用自己的长处,认识并完善自己的弱点。

在本章中,你将了解到这样几个问题:

·越健康的人就越聪明吗?

·你究竟拥有哪些脑力?

·你的思维属于哪种类型?它是如何运作的?

·你的大脑偏爱哪种学习模式?

·在理性思考的过程中,应该摒弃感性的干扰吗?

1 10种脑力:聪明的10种体现方式

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Howard Gardner)是哈佛大学认知和教育学教授,他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掀起了一场脑力研究的革命。在此之前,人的脑力基本上是通过相关IQ测试(即智力测试,指对智力进行科学的测试,从而了解智力的高低。——编者注)判定的。测试中包括了数学和语言技能,外加一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IQ测试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根本无法据此推测一个人未来能否取得成功。

加德纳认为,脑力其实没那么高深,常识也是脑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他把脑力划分成八种形态: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节奏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逐一介绍。你可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看看你是不是与下列中的一项或几项描述相符。

语言智能

你热衷于各种词语游戏。词汇的组合能激起你的兴趣,让你变成一个充满热情的读者。你词汇量丰富,也许很喜欢学习语言。你喜欢写作,可以背诵长篇的文章,讲述有趣的故事。这些都是语言脑力的表现。

数理智能

你喜欢探寻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对计算、抽象问题、脑筋急转弯和猜谜感兴趣。你能鉴别各种模式、种类和体系。你可能经常制作表格。

空间智能

你会注意到事物的颜色、形态和结构,喜欢通过图像帮助自己记忆,写便条的时候会综合使用图表、地图和图画等。你可能比较擅长绘画和雕塑。

动觉智能

你热衷运动和跳舞。无论是去参加会议还是聚会,你通常都是第一个动身。

节奏智能

你善于分辨不同的音调和节拍,从小就喜欢唱歌、听音乐,能清楚地记得听过的歌曲和旋律。音乐对你情绪的影响特别大。

自省智能

你比较重视自己的内心,常常自省。你可能会喜欢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经历、情绪以及各种想法。你喜欢静静思考,表达观点时比较慎重,你通常非常清楚自己的情绪状态,也能很好地管控自己的情绪。

交流智能

你喜欢跟其他人协作,总是想要了解他人,在聚会、会议、群体游戏以及各种交际活动中表现自如。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出对对方的关心,十分善解人意。

自然观察智能

你热爱大自然,能抛开干扰,看到事物的本质。你还喜欢户外运动,喜欢与动物接触,十分关注家中屋里屋外的环境。

练习 你的脑力处于哪个档次?

脑力不是固定的。如果你的脑力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你也能变成莫扎特或爱因斯坦。请使用下面的图表评估一下自己的脑力,确定你目前处在高、中、低哪个档次上。为了方便评估,我会提供些例子作为参考。

2 你的大脑采用哪种学习模式

即便离开了学校,我们也不能就此与学习永别。其实,人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新的东西,有可能是学术知识,也有可能是动手实践。我们一直都在运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各种问题,应对不同的环境。

100年前,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创立过一套性格理论。他认为,我们对周围的认知之所以存在差异,是个体基础人格的喜好导致的。荣格的理论后来被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Catherine Cook Briggs)和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发扬光大。

你属于哪种类型

参照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你能判断出自己是哪种或哪几种类型吗?看到别人身上的特点比看出自己的更容易,因此可以让别人来“分析”你。你也可以试着把自己的家人和同事按照这几种类型归归类。思考一下不同类型的人是如何学习、解决问题的。相似类型的人,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近的吗?他们跟你的处事方式是否不同?想想看,我们应该如何参考相似类型人的成功案例来提升自己。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

●外向型的人善于交际,喜欢集体活动,喜欢通过协作解决问题。他们喜欢变化,乐于给出自己的意见。内向型的人主要是从自身获取能量,交际圈范围小,但交往深厚,在开口之前会谨慎思考。他们是很好的聆听者,通常会保留自己的想法。

●感觉型的人会收集大量的信息,行为有序,比较现实,脚踏实地,目的明确。他们注重事实和细节,乐于了解事物运作的方式。直觉型的人收集的信息较含糊,进行规划的时候通常也只是做个蓝图框架,倚仗的东西很多,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保持着警惕。

●思考型的人做出的裁决公正无私、不偏不倚。他们为人公正、理性、坚毅,愿意做出正确的决定,喜欢提出建设性的批判意见。情感型的人做决定时比较主观,习惯参考别人的意见。他们比较在意别人的感受,所以只要自己能做到,他们会尽量避免让人感到失望。

●判断型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比较稳定,会制定一条稳固的底线,控制事态按照计划发展。他们喜欢制作各种列表,确保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事情。知觉型的人一直持观望态度,处事灵活,适应能力强,思维是开放性的。他们更喜欢开始做某件事时的状态。

皮特·哈尼(Peter Harney)和阿兰·曼福特(Alan Manford)对迈尔斯-布里格斯指标做了一些调整,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他们将学习风格分成了四种类型:

●活跃型的人热衷实践,什么事情都想尝试一番。他们十分享受当下的兴奋状态,但也容易感到厌烦。

●实用型的人喜欢想办法,再将之应用于实践中,获得看得见的收益。他们清楚地知道,受到种种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反思型的人遇事喜欢置身事外,思考权衡。他们不喜欢马上做出回应。

●理论型的人喜欢根据清楚的基本概念或模式行事。他们做事有条不紊,任何阶段都要中规中矩,不喜变通。

你更符合哪种类型的描述呢?认清自己的类型,能帮助你找到应对新状况的最佳方法。如果你还无法马上判定,看看下面哪种描述更贴合你的本能反应:

“什么事情我都想尝试一下。”(活跃型)

“一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实用型)

“我得先想想。”(反思型)

“但是这适用于……吗?”(理论型)

练习 扩展你的学习模式

不管你的学习模式属于哪种类型,如果你能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学习起来都会更容易:

3 当你学习时,大脑在做什么

当你认知的时候,通过五感获得的大量数据会进入你的大脑。与此同时,大脑中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细胞会对数据加以处理。一个神经细胞(或神经元)逐次与其他细胞建立联系,信息交换不断发生,记忆开始存储。

那么,这种过程是怎样在实践中应用的呢?W.C.豪威尔(W.C.Howell)总结出了一套模式,他将学习一项新技能的过程描述为:从无意识的不能胜任到有意识的能胜任的发展过程。换句话说,就是从“不知道自己不能做”到“知道自己能做”的过程。这种模式用来描述学习驾车这类技能非常恰当。一开始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想要驾车,然后你决定要驾车,但是同时认识到你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当你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你要聚精会神地注意各个方向的动向,时刻默念“镜子、信号灯、油门……”来提醒自己。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不用任何提醒,自己就能连贯操作了。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会涉及应对未知的情况,你不得不跨出让自己感到安逸的圈子,去感受那种手足无措。无需惊慌,这是你在将来的学习、认知中必然会遭遇的问题。好在,这种时候往往也是我们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我会在书中向大家介绍如何面对以及战胜这种焦虑。

练习 了解你的学习顺序

我们可以把学习分成三个层次:理想(你想达到的层次)、策略和反思。设定一个明确的时间点,为自己确立一个近期想要达成的目标,可以是一门学科(如熟记5000个英文单词),或者是一个运动项目(如提高网球的发球技巧),也可以是一项实际操作(如学习修剪苹果树的正确方法)。联系前文中讲到的学习模式,回顾自己以往的学习过程。想想看:

1.你的目标是什么?

2.你擅长使用哪种策略,课程式还是辅导式,自己解决还是与他人合作?

3.学习过程中你会有什么变化?(有些方法你是否根本无法应用,是否有兴趣继续尝试,是否增加了自信?)

记住做记录(可以用列表、图表或示意图,也可以将口述录下来),特别是记录下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反思习得的东西,未来你就可以对这些经验加以应用。

▶▶第1步:10种脑力:聪明的10种体现方式;第4步:感觉——大脑的天线;第10步:犯错,然后成长;第16步:学习=经历+反思;第17步:“我们把失误称为经验”;第27步:善用自己的知识储备

4 感觉——大脑的天线

人有多少种感觉呢?通常来说是五种,也有些人认为,直觉作为优秀的第六感也应该算在其中。

我们的感觉相当于大脑的天线。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再进行加工,然后存储为记忆。视觉和听觉可以说是五感中最重要的两种感觉,但是也不能说另外三种感觉就不重要。触觉、味觉和嗅觉可以刺激人的情感(会对我们的思绪产生影响),形成记忆。一股浓郁的烤肠的味道就能把你带回学校的时光,一种特别的食物味道就能开启一段假期的美好记忆——那是你第一次吃那种食物。

虽然视觉和听觉至关重要,但是我们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两种或多种感觉的综合结果。比如发明一个新的食谱,主要依靠关系密切的味觉和嗅觉完成;跟小孩做游戏时,为了想出逗弄他们的方法、刺激他们的思维,可能会不时调动所有的感觉。

有时,人们会把感觉偏好当成认知方式,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习惯于倚重一种感觉而忽略其他感觉。比如,你是喜欢通过收音机听新闻,还是看报纸读新闻?

研究表明,当我们同时使用多种感觉时,学习效率更高,记忆力也会更强。因此,你应该在顺应自己学习方式的同时,积极尝试扩展你的感官功能。

▶▶第22步:形象化——把闲置的想象力用起来;第23步:直觉是思维的“大手笔”;第29步: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纳入记忆中;第33步:善用情绪,加固记忆

练习 扩展你的感官功能

试想你的大脑全部活跃起来的状态。先确认你现在正在使用的感官功能是什么,然后进一步想着你要发挥其他的感官功能。下面的例子能对你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5 身心健康会让人变得更聪明吗

本书会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用来帮助你改善思维方式,如果你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这些建议会更有效。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呢?当然是要确保饮食营养均衡,摄取优质的碳水化合物,保证睡眠,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

除了身体状况之外,还要考虑到综合的健康状态。是否觉得温暖,是否觉得安全,是否觉得开心?如果其中有否定的答案,那么你的大脑就难以维持最好的工作状态。根据下面的列表给自己做个评估,看看你还有哪些能够改善的地方。

第二章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

为了让大脑工作得更有效率,摆正心态至关重要。当你迷了路略带怒气地翻看着地图时,应该先停下来回想一会儿。遇到问题感到苦恼时,应该集中精神仔细阅读操作指南。话虽如此,对抗消极情绪并非易事。

在这一章中,你将学会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专注、自如、愉快地处理所有的问题。随着思想态度的转变,你的生活也会一天天发生变化。

你还将了解到:

·愤怒和沮丧真的会让人“变笨”吗?

·大脑在哪种状态下的运作效率最高?

·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解释风格”决定他的生活底色?

·为什么说“三阶式”是最有效的学习模式?

6 聪明人最常见的思考状态

既放松又警醒,这是一种能发挥头脑最大潜力的特别状态。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精神病学和心理疗法教授乔治·罗佐诺夫博士(Dr.Georgi Lozanov)首次确认了这种结合态。他通过观察发现,人应该保持足够的警醒来唤醒大脑,使其保持活跃,同时还要十分放松,静下心来学习,维持在既不会太不安也不会太紧张的状态。简言之,当你需要集中精力的时候,你要能够集中。

如果你觉得不够警醒,那就放点轻快的音乐,伸伸胳膊,起来溜达溜达,或者暂时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这些都很有帮助。

还有个简单的建议仅供参考:工作时间要有间断,每小时休息几分钟,每天至少20分钟,每周几小时,每个月至少两天,每年至少两周。

在这个迅速发展、日益忙碌的世界中,你可能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在放松上。放松指的是两个方面:身体上的,要伸展你的身体;精神上的,要锻炼你的思维模式,让你能静下心来。下一页的练习能帮助你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第12步:拉紧注意力的缰绳

练习1 放松身体

这项练习的目的是:缓解颈部、背部和大块肌肉的紧张状态。

找一个清静的场所。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双眼。慢慢地深呼吸三次。感知一遍自己的身体以及所有的肌肉,从双脚开始,然后是小腿,接着是膝盖,以此类推,直到脖子。然后下移至手指,再回到头部,最终返回双脚,相当于走了一个来回。到达身体的任意部位时,你要有意识地感知它,努力放松。全部结束后,慢慢睁开眼睛。

练习2 平定思绪

短时间内有规律地沉思,就能让你的大脑得到放松。一般来说每天5~10分钟即可,和上面介绍的放松肌肉的方式差不多。

找一个舒适的姿势,背要挺直,可以跪着也可以盘腿坐在垫子上或者硬椅子上。如果你愿意,可以点上蜡烛或者类似的东西来帮助精神集中。双手轻轻放在膝盖上,身体来回轻轻摇摆三次,然后保持静止不动,让你的思绪慢慢腾起。不要在意这些动作是否标准,也不要自问“为什么”。保持静止,集中精神想象你的思绪缓缓升空、渐渐飘走。

7 越乐观,越聪明

你是看到“杯子半满”还是看到“杯子半空”的人呢?面对同一种情况,你是会去强调积极的一面,还是会指出错误的所在呢?做做下面这个简单的测试。衡量下列情况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以满分为一百分计算。如果你觉得这种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找一个最接近的数字,但不能是0。

1.有人告诉你他(她)十分喜欢你。

2.你因提出了好的建议而被表扬。

3.有人因你的外表夸赞你有魅力。

4.你升职了。

5.你赢得了某些东西。

6.你遇到了特别的人。

7.你真的十分享受接下来的假期。

8.你做了一顿饭,大家都爱吃。

9.你在一个不熟悉的城市成功地找到了路。

10.你给某人买了一件他真心喜爱的礼物。

把所有分数加起来,就是你最终的得分。

0~40分:你可能比较悲观;

60~100分:你是乐观主义者;

41~59分:你属于两者之间。

请朋友帮忙,对你做出评估。

除了分数以外,你认为自己是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当然很重要!)

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通常对一个人的生活更有帮助,不仅能延长生命,还能实现更多目标。美国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经过30年研究发现,心态积极的人比消极的人寿命长19%。当然了,积极也会使犯错的频率增加,但是犯错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重要的是,积极的心态会让你很少想到放弃。树立积极的心态,能帮助你的大脑更好地完成工作,收获更多。

马丁·塞利格曼博士(Martin Seligman)在他的著作《学习上的乐天派:如何改变你的心态以及你的人生》中提到,无论是积极的心态还是消极的心态,都源于你的“解释风格”,也就是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给出的一种持续的、一贯的解释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来给事件找理由,而这种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或持续不变的。

他将解释风格的特点总结成了3P,即:持续(Permanence)、普适(Pervasiveness)、个人(Personalization)。我们依次来了解一下3P的具体含义。

持续(Permanence):如果事情持续不见好转,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哀叹:“永远也不可能好起来了!”其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持续不变,你应该尽量避免说出“一直”“永远”“这辈子”这类的词汇。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可能会说:“挫折只是暂时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应该养成这种思考习惯——只是今天不太顺利而已。

普适(Pervasiveness):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觉得自己的一生充满失望与障碍,这种心态会影响所有的事情。可以简单总结为:前一秒你误了火车,后一秒就会抱怨火车经常晚点。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把这种挫折当成孤立事件对待。尽量不要让自己产生这种“一棍子打倒一片”的想法。

个人(Personalization):当事情发展不顺利时,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就会开始自责,陷入巨大的压力中,感觉很受伤,眼里只有失败的结果,觉得自己运气差。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先着手控制事态的发展,想着“我怎样才能扭转局面”。不要再自责,要用积极的思考方式,找出所有能让事情顺利解决的外部因素。

为什么有些人在天赋上相差无几,但是在面对一些情况时,处理的结果却不尽相同?3P无疑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幸好,你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如何改变心态,积极地看待这个世界。

技巧 从3P到3C——乐天派是如何养成的?

你对自己的认识越多,就越能挑战自己表层的意识形态,开始积极的思考方式。回想几件让你畏惧或者最近觉得不太顺心的事情,你是怎样解释这些特定事件的?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否恰好也是如此呢?如果你的解释大多数是悲观性的,那就试着换个角度重新看待。参考上文给出的建议,做总结的时候尽量强调积极的一面,回击自己内心深处消极的声音,最终给出与之前不同的解释。下面的3C建议能帮助大家调整心态。

●把“不能(Cannot)”换成“能(Can)”:也就是把“我不可能做出一顿饭,没有人会吃我做的东西”变成“我当然能做饭了”。

●找原因(Argue your Case):下次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与其陷入消极的思考模式,不如来一场思想辩论。用找出原因代替自责。提醒自己,这只是暂时的问题,是单一事件,不必自责。

●换位思考(Come up with Alternatives):人的行为很容易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如果你能换种方式行动,那么想法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一旦你发现自己对很多事情明显只给出一个解释,或者自己的行为遵循着同一个模式,就应该试着换个角度思考或行动了。

▶▶第17步:“我们把失误称为经验”;第24步:横向思考——让思维之河流向宽处;第35步:改变的4个步骤;第36步:如何聪明地应对变化

8 别被负面情绪搅了局

我们对大脑的运作模式了解得越充分,就越能深刻地意识到:知觉和情绪之间关系密切,是相互交缠的。不管你是选一件新衣服,还是决定录用谁,情绪都在决策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知觉是有选择性的。如果你正在生气,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激怒你;如果你觉得恐惧,其他无关的声响也会让你吓一跳;如果你心情非常愉快,即使办了傻事也会一笑置之。

“事实的真相就像一个口袋——如果你不给它装满,它就支撑不起来。要想支撑起真相,首先你得把最初的诱因和态度装进去。”

路伊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1867-1936年)

负面的情绪会威胁到你的学习能力,让你失去信心或难以集中精神,很难应对复杂问题,事情陷入困境时你会觉得很难继续。

我们遇到的情绪障碍可以分成三类:文化上的、结构上的以及个人问题。文化障碍牵涉的因素包括:同类人带来的压力、疏离感、缺乏经验,或对年龄、性别的看法。结构障碍主要是因为受到某种限制,比如没钱或没时间。个体障碍包括消极的心态及联想,比如缺乏自信或动力。

练习 找到原因,解决难题

想象一下这种情形:假设你是一台电脑,运行中出现临时性错误,就会转向操作指南的疑难解答部分。同理,你也可以用下面的图表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确认引发问题的情绪原因,能帮助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9 培养正面习惯,激活高效大脑

在这一章中,我们探究了心态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已经找到了各种利用积极乐观心态的学习方法,以及跨越情绪障碍的自我成长途径。但是,哪些态度可能阻碍你发展呢?

很多不好的态度,不仅会让你的大脑无法更有效地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创造力,还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烦恼。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情况:推卸责任,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不负责任;责备,找别人身上的错误,而不是自己的;批评,尖刻地指出别人想法的欠缺之处。

这些习惯不利于团结,还会带来怨恨。你应该培养正面的习惯,创建合作互助的氛围,这样才有助于发挥大脑的功能。人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已经养成的习惯也可以改变。只要你愿意,就能发现自己不好的习惯,努力积蓄精神力量,改变那些负面的习惯。

练习 养成正面习惯

这项练习是为了帮助你逐步养成好习惯而设计的。与此同时,它还能帮你识别出那些无用的坏习惯,并加以改变。

1.在笔记本上画一个两栏的图表,一栏是好习惯,另一栏是坏习惯。在第一栏中列出你现有的、想要进一步发展的习惯。在第二栏中列出你想改变的习惯。

2.接下来,你需要第二个图表,考虑如何刺激你的正面习惯,彻底摆脱负面的。假设你天生好奇心较重,应该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来延伸自己的思维。如果你习惯尖刻地批评别人,现在应该努力理解别人的感受,或者反思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以及会收到对方什么样的反馈。

3.记住,首先要把关注点放在正面的事情上。如果你的负面习惯不止一个,就从其中一个开始努力改进吧。

▶▶第20步:问出有意义的问题;第35步:改变的4个步骤;第41步:聪明地说,巧妙地听;第43步:先把自己放下

10 犯错,然后成长

有时,一旦碰上了不好的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你便会以为它预示着失败的结局。在这种情况下,记住这两点会对你有所帮助:首先,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脑力,犯错是必经之路;其次,事情的发展往往不像刚发生时那么糟。

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弗·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简单而有力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指出,“最近发展区”连接了一个人现在掌握的知识与可以掌握的知识之间的空隙。人们锻炼脑力就是为了从现在所处的“舒适区域”(即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编者注)过渡到“成长区域”。这当然比一直待在舒适区域更具挑战性。在此过程中,各种失误也会紧紧相随。实际上,犯错并从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组成部分。

当然,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识地着手处理难题,事情往错误的方向发展都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你在面临艰难处境时仍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练习 其实没那么糟

这项练习是认知疗法和语言神经训练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要正确地看待问题,二是要换个角度分析问题。

1.设想一件会让你不开心的事情。

2.搞清楚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

3.不管眼前的问题看起来多严峻,想象一下如果更糟会怎样。如果你因结束了与某人的一段关系而伤心沮丧,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你同时丢了工作、患了重病或是从来没有过值得信赖的亲朋好友,岂不是更糟。再回到现实中来,你会觉得不管现状有多痛苦,都还可以忍受。

4.尝试着从两个角度看待事情:首先,从局内人的视角看待;再者就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尽量想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的感受,这样一来就会发现情况其实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糟糕透顶。

5.反思自己想象的结果,再回过头来看问题,你就会发现其实事情并不像你一开始以为的那么糟。

▶▶第7步:越乐观,越聪明;第17步:“我们把失误称为经验”;第36步:如何聪明地应对变化

11 准备、行动、稳固——学习的三个阶段

我开发了一个三段式学习模式,把学习分为准备、行动、稳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部分。

准备

在你着手提高自己的脑力之前,应该先做好情绪准备,也就是说要有自信、自我感觉良好(参看第7、8步)。不过,这样还不够。回想一下你是否在开始干某件事后,没坚持多久就中途放弃了。是因为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超出你之前的想象,还是因为曾经的失败而丧失斗志?一个人之所以要放弃自己的决定,通常是因为缺少前进的动力,而丧失动力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害怕失败。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例子就是学习驾驶。如果你考驾照时失败过好几次,可能就会因此不愿意回到车里做更多的练习。这时,有必要在脑海里想象一番你通过了考试的情形。

有效发挥脑力的技巧中有一条,就是要具备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认清自己是否压力过大,是否有愤怒、对抗的情绪,这样你才能先去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以保证你开始处理一个新的问题时,思绪能保持平稳、集中。

行动

在这个阶段,你的手中要掌握各种随时可以应用的对策。我们要在不同的道路上、不同的任务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种不同的方法。

经过前面的过程,你已经了解了自己的一些偏好。那么,现在你能确定自己属于第1步中提到的哪种脑力类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可以借此开发一些有效的对策。如果你倾向于空间智能,那么图表或图像会对你的学习更有帮助。第2步中的学习方式能帮助你创建一个清晰的图像,掌握吸收信息、处理新的事情以及做出决定的方法。

花点时间回顾一下哈尼和曼福特的分类(参考第2步)。哪个类型的描述更符合你?当你处理一件自知会遇到麻烦的事情时,选择一种你觉得能从容应对的方法。

假设你正准备换个新工作,想要梳理一下各种面试技巧。活跃型的人可以请朋友帮忙来个角色扮演,一个扮演面试官,一个扮演应试者,通过一问一答的练习,为面试的提问环节做好准备。理论型的人则更倾向于研究各种面试类型,然后认真做笔记。

稳固

因为太忙以致没有时间评估一下自己的水平,也没有时间去上一些专门的课程,你有多少次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如果这个问题总是如影随形,再不重视就晚了。你必须像孩子一样赶紧行动,拾起书本——这个任务迫在眉睫、不容耽搁。似乎总是有无数紧迫的理由,妨碍你花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这才是脑力提升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面临的所有挑战,都可以说成是要在横冲直撞的人生课堂上取得收获。

有些人真的能更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大脑,因为他们每做完一件事,都会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去反思:这件事是怎么做成的,怎样做更行之有效并且值得再次尝试,什么地方会出现问题,从这些经验中能学到什么,等等。

为了促使大脑进行这类分析,你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哪些事情发展良好?”“哪些地方我能做得更好?”在每次开会、执行计划、家庭出游前,花几分钟回想一下从上次的活动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练习 怎样使用“准备、行动、稳固”法?

下次要处理事情的时候,试试这个方法。无论是家庭问题(怎样才能对孩子更有耐心)、工作上的事(如何让会议更有效率)或者是自己的事情(如何学习画画)都可以。

准备

做好情绪准备,为自己找到充分的动力。动力不足时靠制订好的计划鼓励自己。

▶▶第1步:10种脑力:聪明的10种体现方式;第2步:你的大脑采用哪种学习模式;第7步:越乐观,越聪明;第8步:别被负面情绪搅了局;第13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

行动

选择最适合你自己的、最适合待处理任务的一个或多个方案。

▶▶第4章:聪明人都在用的9个技巧;第29步:什么样的信息容易被纳入记忆中;第39步:耐心点,听别人把话说完

稳固

评估自己的发展,考虑是否需要帮助,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第16步:学习=经历+反思;第17步:“我们把失误称为经验”;第41步:聪明地说,巧妙地听

第三章 聪明人的7个好习惯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总结过几句关于学习的真知灼见:“每天做几件你不愿意做的事。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可以帮助你养成认真尽责而不以为苦的习惯。”当然,不管是不是你的责任,只要你想变得更强,就应该更自觉地去尝试,多加练习,直到这些习惯变成你的本能反应。

在这一章中,你会学到:

·哪些技巧可以让你保持注意力不涣散?

·可以用锻炼肌肉的方式来锻炼大脑吗?

·为什么“软焦点模式”能让人灵感不断?

·为什么放慢了反应速度,创造力却加倍提升了呢?

12 拉紧注意力的缰绳

与既放松又警醒的心态以及充分的动力一样,集中精神的能力也是提高脑力的关键因素。英国学习专家盖伊·克拉克斯顿(Guy Clarkston)认为,人的思维是“任性”的:思维也有自己的想法!它们也对情况的发展感兴趣,善于建立各种连接。这些连接通常会建立在我们最深层次、无意识的思维中,很难理顺、难以控制。

集中注意力可以分为两步。首先,你要清除会分散注意力的干扰。这就牵涉到自律和时间管理的问题。许多人一大早会很平静,也足够清醒。如果你也是这样,就用这段时间去处理一些“脑力工作”。人太容易思想不集中了,可能只是想再喝一杯咖啡,平静的思绪就被打破了,因此在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告诉自己“工作一会儿,比如30分钟后,会适当休息”。在日常工作中尽量不要穿插会影响注意力的活动,比如,无关紧要的电话可以换个时间打。自律能帮助你更有效地利用高效率的时间段。

第二就是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研究表明,当你集中注意力时,大脑中处理信息的部分会变得更活跃。这就像在头上戴了矿灯,光束集中在你想看到的地方,而不是分散着照在身边所有的事物上。

技巧1 清除杂乱思绪

●留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关掉手机,告诉家人你需要安静的时间。

●闭上双眼,深呼吸几次,让思想彻底放空。

●如果思绪中还有一些不愉快、分散注意力的想法挥之不去,可以把它们写下来,有意识去忽视。经常这样做,你的思绪就能收放自如了。

技巧2 集中注意力

如果总是才读几页书,你的思想就飘到九霄云外了,那么这些方法能帮你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

●标出重要的词句,把你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

●如果你想熟记一些东西,每十分钟停下来一次,看是否能把之前记过的内容写下来。

●把资料总结成形象化的东西——做个缩略图或画成示意图。

▶▶第6步:聪明人最常见的思考状态;第8步:别被负面情绪搅了局;第13步: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第25步:思维导图——让大脑high起来

13 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

我们都听说过“熟能生巧”这个词。老师不停催促你“再用功点”的声音是不是还在耳边徘徊呢?家长是否一直热切地希望你做得更好?你可能早就对他们的各种建议感到厌烦了,这是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人生阶段。但是,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脑力,必须学会坚持,坚持不懈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十年法则

经过多年研究,瑞典的K.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Anders Ericsson)总结出了“十年法则”。他指出,高性能的表现需要经过十年的紧张练习。他认为,只要肯花费必要的时间,任何人都能变成某一领域的专家。

如果你打算继续坚持,应该在这三个主要的方面下工夫:了解自己、懂得如何处理难题以及容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这里,我们会对前两个问题展开研究,在主要关注如何应对变化的第六章会涉及“容忍不确定性”的问题。

了解自己

学习动机的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人人都受不同的动机驱使:好奇心、想换个新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增强自信心、想要扩展自己的思维……所有这些理由都可能是驱使你学习的动机。但是这只是一些相关的抽象概念。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现实的动机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如果意志消沉,你打算通过什么途径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呢,跟朋友聊聊吗?如果你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要给自己什么奖励呢,更多的“自我时间”吗?注意力分散是不可避免的,杂事找上门的时候你要怎么对付它呢,为不能被打扰的“脑力工作”分配专门的时间吗?当然,让自己保持动力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就应该自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年)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的运行机制十分相似,记住这一点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健身,就应该去健身房挥洒汗水。经过5分钟左右的高强度练习,你就会觉得肌肉紧张,如果能坚持下去,你的身形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与之相似的是,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锻炼得越充分,并且在觉得困难时继续坚持,你的头脑也会变得越强健。

懂得处理难题

生命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获取过程中都会遭遇艰难的时刻,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在改善自己脑力的问题上,这也是一个真理。每个人在遇到阻碍的时候都会想到放弃,但是高效能人士会找到应对的方法。

当你面临困境时,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使用最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但是,有时候面临的任务太过庞大,令人望而生畏,以至我们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处理庞大复杂的挑战时,应该把它分割成简单易处理的小组块,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从这些小的、可控的任务着手,并出色地完成,以此来激励自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每一件小事,这样你就进入了良性循环,激励自己持续前进,朝着最终的目标越走越近,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人生中最常见的两个困境,一个是思维阻碍,另一个是缺乏持续力。下面介绍的技巧会帮助你确认并跨越这些具体的障碍,让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第7步:越乐观,越聪明;第8步:别被负面情绪搅了局;第12步:拉紧注意力的缰绳;第19步:拆解问题与把控全局;第22步:形象化——把闲置的想象力用起来;第51步:给大脑一个明确的目标

技巧 及时浇灭坏情绪的小火苗

当你发现自己想要放弃时,先找出原因。

●是情绪原因吗?因为焦虑所以写演讲稿的时候很勉强?

●是现实原因吗?电脑故障?课程取消了?

●是他人的原因吗?上级领导指手画脚?同事性格怪异?

●是生理上的原因吗?因为太累无法集中注意力,不得不反复从头开始?因为腰疼发作,所以十分不舒服?

在这些问题上花点时间,找到实际的解决方案,不给情绪找到发泄的理由。如果你陷入困境,以前也发生过这种情况,那就回想一下当时是怎么做的,看看是否同样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1.把所有可能实施的方案全列出来,挑一个之前没试过的。

2.向他人寻求建议。给朋友打个电话,说说问题的经过。或寻求专业帮助,不管是按摩师还是电脑高手,视需要而定。当然也可以上网寻求帮助。

3.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最终成功了,感觉该有多棒。

4.如果是因为太疲惫,做些能提神的伸展操,或者早点休息。

14 创意爆棚的软焦点模式

太高效也是我们头脑的问题之一!让大脑慢慢消化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这样做很难吗?没错。通常来说,即便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的大脑也倾向于快速解决,这样一来,给出的当然只能是缺乏新意、最常见的浅薄反应。如果我们不这么急于求成,应该就能想出更新颖、更有效的方案。

人面对棘手的问题时不应该瞬间给出答案。有时,重要的线索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会慢慢浮现。如果你的大脑能调整到“软焦点模式”,会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些有趣的视错觉图片,研究者会给你一些杂乱无章的图形,问你能从中看到什么。你越是想要找到答案,看到的东西就越少。但是,当你放松下来,用“慢视角”观看,那些无序的、没有特别意义的线索就慢慢呈现出一些繁复的图案,继而可能组成了一对蝴蝶的翅膀。

如果你一直急于求成,大脑可能会选择最简单的路走。但是,如果你能给大脑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它就会迸发出更有趣、更具创造力、更不同寻常、更脱俗的火花。

▶▶第21步:深挖问题根源;第24步:横向思考——让思维之河流向宽处

练习 通过慢视角观察

观察下面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否从第一幅图中看到一对正在接吻的情侣?试着用慢视角观察。尽量让眼睛失焦,然后静静等一会儿,看图案是不是开始分解?

第二张图片中的阶梯到底是向上还是向下的呢?通过想象试着登上阶梯,判断哪个是最底下的,哪个又是在最上面的。

当你面对一个谜题或挑战时,试着放慢速度,等着看你的大脑能否发现一些有用的线索。

15 按下你的“暂停键”

当你特别紧张时,大脑也会受这种情绪的影响。很多人在重压之下、感觉疲惫之时或者与他人的关系陷入困境时,特别容易神经紧张。你最好能捕捉到正在迫近的困难所发出的信号,做好准备,这样才有可能避免让情绪打扰到思维。

美国管理专家史蒂芬·柯维认为,就像DVD或录像机一样,人人都有一个“暂停键”,你按下的时候,动作就会停止。因此,如果你正跟老板或合作伙伴陷入胶着的争辩,最好按下这个暂停键,给自己一点呼吸的空间,看看是否有更明智的办法解决问题,能够继续推进事情。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看来我们的观点存在一定分歧。先放一放,明天早晨再谈吧。”或者“咱们都已经又饿又累了,稍微休息一会儿,吃完饭再继续探讨吧。”

如果你正处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暂停键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当问题真的很难解决,自己陷入了困境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你就应该按下暂停键。出去透透气,在小区里溜达溜达,释放出新的能量,再回到自己的任务中去。

技巧 按下暂停键

无论是家庭事务还是工作问题,给自己一点非情绪化的思考时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策略。毫无疑问,如果你提前练习过,实际应用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

1.先找一位家人或同事,向他解释暂停键的具体意思。想一些你们过去共同经历的时光,最好是在情绪高昂的地方按下暂停键。

2.同意使用暂停键。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要使用一个简单的信号或触发词,用来表示你定住了那个情绪。

3.当人们使用这个方法或对此做出反应时,要给出积极的反馈。讨论怎么做更有效,哪里效果不太好,下次你做些什么会更成功,等等。比如说,你是不是应该更早按下暂停键或者让暂停的时间长一点儿。

你会发现,在预防悲观情绪方面,按下暂停键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能轻松地给你的精神添加能量。

▶▶第40步:观点不同,如何表达;第41步:聪明地说,巧妙地听;第47步:不惹冲突,不惧冲突

16 学习=经历+反思

你是否想过,自己为什么总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总会陷入相同的困境?如果真是这样,也许你需要一点时间仔

相关文章

蜘蛛,蜘蛛的功效与作用
365bet网球比赛比分

蜘蛛,蜘蛛的功效与作用

⌚ 09-16 👁️‍🗨️ 1202
使命召唤16在哪个平台
365bet网球比赛比分

使命召唤16在哪个平台

⌚ 07-08 👁️‍🗨️ 5876
《饿殍:明末千里行》存档功能解锁方法
365bet手机端

《饿殍:明末千里行》存档功能解锁方法

⌚ 06-27 👁️‍🗨️ 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