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李文娟:《邳志补·序》试注

国学研究|李文娟:《邳志补·序》试注

《邳志补·邳境全图》

推步[28]之术,愈阐愈精。前志言北极[29]矣,今更益[30]以鸟道[31];言日出入矣,今更益以实高、视高、平景、倒景[32],观象授时,庶无差忒[33]。此足补前志之缺者二也。

前志民赋断自本朝[34],今则户口贡赋远稽炎汉[35],田赋出纳兼及有明[36],以备两代取民[37]之制。此足补前志之缺者三也。

四战之国[38],兵争所先,历代战迹,尤资考镜[39]。前志附之杂记,或略或緟[40],未贯于一;今上自先秦,逮于粤撚,别为一编,次于军政之下,使后之学兵权谋、兵形势者,知所取法焉。此足补前志之缺者四也。

职官、人物、贡举、艺文,前志详矣,而挂万漏一,闻亦有之;今稽之旧志所删裁,参之故老所载记,与夫残碑断碣之属,极意搜剔,增益遂多。此足补前志之缺者五也。

汉韩棱[41]令邳有惠政,庙祀至今,而范书[42]失载。前志以元元统碑文与乾隆省志微有差池,遂离为二;今据惠氏栋《后汉书补注》[43]引《东观记》[44]:“棱之令邳”,正与志合,复搨[45]元碑之文,刊譌[46]增漏。陈瑀[47]阴图孙策,前志疑其有误;今据《孙策传注》[48] 引《江表传》[49] 以正之,初无错迕[50] ,稜[51] 与瑀端末犂然[52] ,始有条贯[53] ,此足补前志之缺者六也。

碎文琐义,数有纠正,无与鸿恉[54],不烦覼缕[55]。先生有知,当亦嘉君为劳臣,引君为诤友也耶。

予少服膺[56] 先生之文,而与先生中子蕡仲实[57] 相识于毛遂村,许仲实述过庭所闻,颇窥先生纂前志之苦心。今又获与君上下其论议,于是编之卒业也。爰[58] 举君大旨所在,著之简首,极知僭妄[59] ,安得起先生而质之?

癸亥阳月[60] ,金坛冯煦序,时年八十有一。

注释:

[1]冯煦: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人。好词赋,擅书法,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考中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考中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凤阳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曾任徐州云龙书院山长,为徐州培养众多人才。民国七年(1918年),冯煦出任《江苏通志》主纂,与缪荃孙共同倡导江苏各地续修新志,邳州窦鸿年即响应主修《邳志补》。民国十二年(1923年),冯煦为《邳志补》作序,时年八十一岁。其手书原稿由窦鸿年之孙窦履春珍藏,于上海解放前夕携至台北,1986年影印刊载于江苏省邳县同乡会编辑出版的《邳县通讯》第三期。

[2]《邳志补》:一般称《民国邳志补》,为晚清至民国期间邳州人窦鸿年主修。“补”意为《咸丰邳州志》的补写,作者自谦语。1918年,窦鸿年集采访,绘图,缮写、赞助19人开始编纂《邳志补》,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历两年成稿,再由冯煦审正、庄思缄(1866-1932,字蕴宽,江苏武进人,晚清至民国期间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学大师,佛教界名流居士)复核,最终于1929年问世。《邳志补》共二十六卷,卷帙浩繁,体系完备,堪称我国地方志的集大成者。窦鸿年,字檍园(1861—1931),邳州寨墩(今江苏省邳州市戴圩街道寨墩村)人。光绪乙酉科(1885年)拔贡,曾任内阁中书、襄阳知府。晚年举家迁居上海,后削发入镇江竹林寺为僧。1931年病逝,葬于竹林寺。

[3]《邳志》:即《邳州志》,一般称为《咸丰邳州志》,清代董用威、马轶群修,鲁一同纂,被曾国藩推崇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道咸间有名志之称,被誉为“志家法程”、“志乘获矩”、“邳邑信史”。鲁一同(1805~1863),字兰岑,一字通甫,安东(今江苏涟水)人,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古文家、诗人,著有《通甫类稿》、《通甫诗存》等。道光十七年(1837年)秋,应邀赴邳州(今邳州市)修《邳州志》。

[4]抗希龙门:抗希,即“抗心希古”,语出曹魏时嵇康《幽愤》,意指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龙门,出自大禹治水凿洛阳龙门山的传说,喻胸怀高志,行事坚定。

[5]宙合仰镜:宙合,意思是囊括上下古今之道。仰镜,取自“万流仰镜”,出自《文选·颜延之》,指四方学者都仰慕他并以其为镜。

[6]揜:y%u1CEn,掩盖。

[7]康、韩:康,指康海(1475-1540),字德涵,陕西省武功县人,明代文学家。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纂有《武功县志》。韩,指韩邦靖(1488—1523),字汝度,朝邑(今陕西大荔东)人,明代官员、方志编纂家,撰有《朝邑县志》等。康韩二人所撰县志同为明代著名方志,被收入《四库全书》。

[8]轹:l%uEC,轧压。

[9]章、孙:章,或指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奠基人;曾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孙,或指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江苏阳湖(今常州武进)人,一生曾参与多部地方志的编纂,与洪亮吉共同编纂《澄城县志》。

[10]粤撚:撚,ni%u1CEn,同“捻”。粤撚是指清末1853-1868年间的华北捻军起义。

[11]散无友纪:零散无纲纪。语出《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散无友纪”。

[12]徵:验证,证明。

[13]亦既有年:意为已经有很多年。出自唐诗人张九龄的《奉和圣制烛龙斋祭》:“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14]会有省志之役,敦府州县志为权兴:指1918年冯煦任《江苏通志》主纂时,倡导江苏各地修撰新地方志一事。

[15]复辱过予:复辱,冯煦自谦语。此处至“始得卒业”一句,指《邳志补》成稿后,窦鸿年拜请冯煦进行校审,两年后审正完毕。

[16]献替:即“献可替否”的简称,进献可行的,废去不可行的。

[17]逋峭:b%u16B qi%uE0o,同“峬峭”。指文章曲折多姿。

[18]抗行:并行;抗衡。

[19]卢牟故训,甄综佚文:卢牟,l%uFA m%uF9,指规模。故训,即古训,指先代留下的法则。甄综,指综合分析,鉴定品评。佚文,是指失传或散存于古籍中的文章。此两句指遵循先代法则,从大量文献中查找分析所需资料。

[20]粗發其凡,以诏来许:凡,大概,要略。来许,后进;后辈。即简单陈述全书的要旨,以告知后人。

[21]《山经》:是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的一部分,共《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卷,主要记载上古地理中的山脉情况。

[22]《水经》:东汉桑钦著(一说为两晋时郭璞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水系专著,简要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后北魏郦道元为此书作注,即著名的《水经注》。

[23]故元和郡县图与志齐:《元和郡县图志》是保留下来的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专著,为唐代李吉甫所著,内容包括志文与图示;到南宋以后附图已亡佚,书名也就略称为《元和郡县志》。

[24]踵:跟随,仿照。

[25]而前志独从盖缺:指鲁一同所纂《咸丰邳州志》中只有志文而没有附图。

[26]四竟三乡:竟,在古籍中也表示疆界,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境”。三乡:指明清两代邳州下辖的三大乡,即招贤乡、受贤乡、偃武乡。四竟三乡指邳州当时的疆界和区划。此全句是指在《邳志补》中,从邳州全境到三大乡,以及山脉、河流等,都附有相关地图。

[27]逮:达到,及。

[28]推步:指推算天象历法。古人说日月转运于天,犹如人之行步,可推算而知。

[29]北极:即看北极星的仰角。因为在一年四季,北极星相对地球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在北半球可以通过看北极星的仰角来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鲁一同《咸丰邳州志·卷一》记载:“邳州北极出地高为三十四度二十九分四秒”。

[30]益:增加。

[31]鸟道:鸟类迁徙的路线。这里喻指当地与异地的直线或斜线距离。窦鸿年《邳志补·卷二》记载:“距邻境各县治纵横距值鸟道里数表”等等。鲁一同《咸丰邳州志》也有相关记载,如“计邳治去京师鸟道一千三百七十七里半。”

[32]实高、视高、平景、倒景:景,同“影”。古人用圭表等天文仪器来测量不同时段的太阳高度和投影长度等,以确定节气来指导农事。

[33]差忒:意思为差错;误差。

[34]本朝:指咸丰朝。

[35]炎汉:一般指汉朝。按照“五德行说”,汉朝自号火德,故称“炎汉”。也有传说上古炎帝为汉族祖先,因称中国或汉族为炎汉。

[36]田赋出纳兼及有明:窦鸿年的《邳志补》将明代田赋出纳史料补录其中,使明、清两代的田赋记录比《咸丰邳州志》更加完善。

[37]取民:指向人民征取赋役。

[38]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商君书·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

[39]考镜:参证借鉴。

[40]緟:ch%uF3ng,重复。

[41]韩棱:字伯师,颍川人,东汉名臣,官至司空。曾为下邳令,因施政有方,执法公正,深受百姓爱戴。汉章帝曾赐给宝剑,并御书“韩棱楚龙渊”,嘉其渊深有谋。唐贞元九年被追封为渊德公(一说为宋朝时追封),自唐之后下邳便在峄阳山(今岠山)南坡为其立庙祭祀。

[42]范书:指南朝宋时史学家范晔所著《后汉书》。

[43]《后汉书补注》:即清朝学者惠栋以范晔所著《后汉书》为主,援引各家后汉史书,详加注释而完成的一部二十四卷史书。

[44]《东观记》:即《东观汉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巨著,由班固、刘珍、蔡邕等人编撰,因官府于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此书卷十六《韩棱》中有“为下邳令,视事未期,吏民爱慕……”的记载,被惠栋引入《后汉书补注》作为韩棱传文的补充。此序文中引用的“棱之令邳”应为“为下邻令”。

[45]搨:t%uE0,同“拓”,拓印。

[46]譌:%uE9,同“讹”,错误。

[47]陈瑀:字公玮,东汉末年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历任议郎、扬州刺史、吴郡太守、故安都尉。建安二年(197年),奉命与吕布、孙策共同讨伐袁术,行军到钱塘,陈瑀密谋袭击孙策,后被孙策大败,逃奔袁绍。

[48]《孙策传注》:即西晋裴松之所著《三国志注》中关于《孙策传》的注解。

[49]《江表传》:为西晋人虞溥所著,原书已佚,后人推判此书应为三国时东吴的历史记录。现在能见的内容以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所引此书条目为主。

[50]错迕:迕,w%u1D4。矛盾,错乱。

[51]稜:l%uEDng,同“棱”,即韩棱。

[52]犁然:释然,明辨。

[53]条贯:条理。

[54]无与鸿恉:恉,zh%u1D0,同“旨”,指主旨;意图。鸿,同“宏”。此句指关系不大,不涉及、不影响主旨。

[55]覼缕:lu%uF3 l%u1DA,详细叙述,或指事情的原委。

[56]服膺:记在心中,不会忘记。

[57]仲实:鲁一同之子,名蕡(f%uE9n),字仲实。

[58]爰:于是。

[59]僭妄:超越本分,妄为。

[60]癸亥阳月:1923年农历十月。

附:《邳志补·序》繁字原文

邳志補二十六卷竇君檍園補山陽魯通甫先生邳志作也先生高文淵識抗希龍門斯志尤雄奇卓絕宙合仰鏡足以上揜康韓下轢章孫今距志成又六十餘年中更粵撚之變文獻凋零,散無友紀不為賡續來者何徵檍園究心一鄉掌故亦既有年懼不足承先生之後慎之又慎會有省志之役敦府州縣志為權輿君乃銳然自任從事纂輯晨鈔暝寫不懈益勤復辱過予商榷義例凡所獻替虛己以從忽忽再歲始得卒業其文之逋峭識之超遠不敢謂與先生抗行唯其盧牟故訓甄綜佚文其足補前志之闕者亦有數端粗發其凡以詔來許山經水經古皆有圖故元和郡縣圖與志齊後世踵之而前志獨從蓋闕今四竟三鄉逮於山澤既各為之圖矣幅員廣隘古今不同故代繫一圖為攷地形者鑑此足補前志之闕者一也推步之術愈闡愈精前志言北極矣今更益以鳥道言日出入矣今更益以實高視高平景倒景觀象授時庶無差忒此足補前志之闕者二也前志民賦斷自本朝今則戶口貢賦遠稽炎漢田賦出納兼及有明以備兩代取民之制此足補前志之闕者三也四戰之國兵爭所先歷代戰蹟尤資攷鏡前志附之雜記或略或緟未貫於一今上自先秦逮於粵撚別為一編次於軍政之下使後之學兵權謀者兵形勢者知所取法焉此足補前志之闕者四也職官人物貢舉藝文前志詳矣而挂萬漏一間亦有之今稽之舊志所刪裁參之故老所載記與夫殘碑斷碣之屬極意搜剔增益遂多此足補前志之闕者五也漢韓棱令邳有惠政廟祀至今而范書失載前志以元元統碑文與乾隆省志微有差池遂離為二今據惠氏棟後漢書補注引東觀記,棱之令邳正與志合復搨元碑之文刊譌增漏陳瑀陰圖孫策前志疑其有誤今據孫策傳注引江表傳以正之初無錯迕稜與瑀端末犁然始有條貫此足補前志之闕者六也碎文瑣義數有糾正無與鴻恉不煩覼縷先生有知當亦嘉君為勞臣引君為諍友也耶予少服膺先生之文而與先生中子蕡仲實相識於毛遂邨許仲實述過庭所聞頗窺先生纂前志之苦心今又獲與君上下其議論於是編之卒業也爰君大旨所在箸之簡首極知僭妄安得起先生而質之癸亥陽月金壇馮煦序時年八十有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观赏鱼寿命大盘点
3654687

观赏鱼寿命大盘点

⌚ 08-11 👁️‍🗨️ 8315
响尾蛇尾巴发出响声的原因与机制探秘
365bet网球比赛比分

响尾蛇尾巴发出响声的原因与机制探秘

⌚ 06-27 👁️‍🗨️ 3934
剪辑视频怎么把脸挡住
365bet网球比赛比分

剪辑视频怎么把脸挡住

⌚ 07-22 👁️‍🗨️ 4386